MENU
传统工艺在台东区兴盛的理由
A

传统工艺在台东区兴盛的理由

台东区传统工艺的起源
门前町

浅草寺据称始建于628年,后来修建了堂塔伽蓝(寺院中建筑物的总称),匠人们聚集到了其周边。江户幕府建立后,于宽永2年(1625年)在上野修建了宽永寺,相当于现在的台东区域内的寺院数量增加,作为寺町,其寺院的门前呈现一片热闹繁华的景象。

大火

明历3年(1657年)发生了“明历大火”,以江户城为首的市区几乎焚毁殆尽。江户借此机会对市区进行重新规划并扩大了市区范围。并且,匠人与商人们也渐渐搬入浅草与上野等地区(现在的台东区域)。

繁华街区

在明历大火之后,日本桥附近的花柳街“吉原”搬到了浅草,歌舞伎与人偶净琉璃的剧场在天保改革(1830~1843年)时期被搬迁到浅草圣天町,并改名为猿若町。连同此前浅草寺境內的奥山,浅草成为了江户首屈一指的繁华街区。并且,酒井抱一(1761~1829年)等文人墨客也曾居住于谷中与根岸,需要运用匠人的技艺来创造新的文化。

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,大量匠人聚集到台东区,将传统技艺传承至今,不断发光发热,使如今的台东区成为了日本传统工艺产业的核心地区。

江户名所图屏风

(出光美术馆收藏)

“江户名所图屏风”因描绘了明历3年(1657年)大火以前的江户城下而闻名于世,在屏风中能够看到宽永期(1624~1645年)位于上野的宽永寺(右上方)与位于浅草的浅草寺(中部下方)的样子。

“江户名所图屏风”中描绘的宽永寺(位于现在的上野公园一带)与浅草寺所在的地区,与台东区的经济文化中心,即现在的上野地区、浅草地区重合。由此可知,台东区传统工艺发展的起源,可以追溯到绘制这幅画的江户时代初期。